•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 CSSCI来源期刊
CN 43-1358/G4  ISSN 1671-1610

2019年177卷3期

显示方式:          |     

热点关注
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学科:“双一流”高校的愿景与挑战
周光礼
2019, 177(3): 1-10.
[摘要](1390) [PDF 0KB](0)
摘要:
工程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世界工程学科发展经历了经验技能阶段、工程科学化阶段和大工程阶段。面向国家工业化一直是中国重点理工大学的核心使命。一流工程学科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学科有五大愿景:强化工程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强化工程学科的育人功能;强化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强化学科创新能力;强化学科组织模式创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学科面临四大挑战:团队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支持、评价体系。
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双一流”
马陆亭  刘承波  鞠光宇
2019, 177(3): 11-16.
[摘要](1538) [PDF 0KB](1)
摘要:
“双一流”建设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需要。扎根中国大地建设“双一流”,是对好的政策思路的延续坚守,对项目固化问题的有效规避,对大学环境变化的适时应对。要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建设“一流大学”,应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扩大开放交流,加强大学和学科生态建设,重视组织模式变革,择时将一流大学建设经费纳入基本支出。要在实施战略导向的基础研究中建设“一流学科”,应以新科技改造传统学科,培养和造就学术领军人物,加强学科群建设,建设一流实验室。
以域外媒体和专家视角为镜鉴看“双一流” 建设
范笑仙  杜晓馨
2019, 177(3): 17-25.
[摘要](1206) [PDF 0KB](0)
摘要:
自2017年9月“双一流”建设方案公布以来,境外媒体对中国高等教育界这一重大举措给予了一定关注。认为:该方案有重要战略意义,具有超越国界面向世界的意义,认可中国高等教育尤其是顶尖大学的崛起,肯定方案建设目标的可达到性,认为该方案的实施有可能使“中国的人才外流要结束了”,该方案具备很多“中国特色”。同时也提出了一些质疑,主要认为:该方案的区域布局仍不均衡影响教育公平;学科重理轻文,资金投入仍不足以充分支持顶尖科研环境;学术自由和高校自主权限制将是计划成功的关键,希望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具备更多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共同特征,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更加重视人才培养,更高程度的国际化,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等。以境外媒体的反响为镜鉴,在“双一流”建设中,可能要更多地考量以学生为中心;可能要更多地打造多样化、国际化的师资队伍,警惕“近亲繁殖”现象;可能要更加重视培养批判和怀疑精神;可能要更多维度地把国际化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在根本目标上,要坚定不移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学术争鸣
推荐免试研究生“保内” 还是“保外”?———基于院士学缘异质性分析的视角
张旭菲  卢晓东
2019, 177(3): 26-33.
[摘要](1810) [PDF 0KB](1)
摘要:
推免是研究生入学的主要方式之一,优秀本科毕业生会面临“留本校”还是“去外校” 的抉择。高校出于理念、成本、生源等因素倾向“留住” 本校优秀本科生,教育部希望促进生源院校间流动鼓励跨校推免。推免生究竟应该去向何方?本研究基于全口径院士数据共计2495份样本,分析其教育成长路径,发现在接受了研究生教育的院士群体中,仅19.10%的院士在同一院校接受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其余80.90%的院士均有校际流动经历而具有学缘异质性,初步证明学缘异质性对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具有关键价值。实现一流本科教育,要把学生推出去;实现“双一流” 建设目标,需要研究生学缘的多样性氛围。从创新人才成长视角出发,“本研一体”模式蕴含人才成长的线性思维,是天真和未经审辨的,其研究与教育实践从长远看,少有价值。
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反思与重构
贾云鹏  刘青秀  周 倩  刘俊仁
2019, 177(3): 34-39.
[摘要](1135) [PDF 0KB](0)
摘要:
关于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的观点目前有九种,即人的能力论、教育服务论、教育需求论、教育产品论、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经济互动论、教育投资论、教育与经济关系论和双逻辑起点论。这九种观点可以归为七类。根据逻辑起点的抽象性、秩序性和生发性特点,可以看出这七类观点都存在抽象不足或抽象过度问题,均不适合作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在对这些观点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应当是教育的经济属性。以教育的经济属性作为教育经济学的逻辑起点既实现了对现有观点的有效扬弃,也展现了其作为逻辑起点自身较强的秩序性特点和生发性功能。该观点尽管不乏合理之处,但也只是对教育经济学逻辑起点建构的一个尝试,仍有待教育经济学研究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完善。
虚无的对立与事实上的统一———论“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的关系
王 卉  周 序
2019, 177(3): 40-46.
[摘要](1729) [PDF 0KB](0)
摘要:
在历史上,从未有人专门、系统地提出过“教师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中心” 不过是为了推广“学生中心”而被人为制造出来的一个概念。因此,“教师中心”与“学生中心” 之间的“理念对立”其实是虚幻的。“教师中心”更多地存在于实践中,指的是部分教师无力实现良好的教学而表现出来的自己居于中心位置的现象。谁居于“中心”位置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究竟好不好。探索一种既让教师教得轻松,又让学生学得便捷的教学方式,应该成为教学研究的追求所在。这种教学能够实现“教师中心”和“学生中心”在事实上的统一。
外域检视
米兰理工大学设计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
黄艳丽  戴向东
2019, 177(3): 47-54.
[摘要](1276) [PDF 0KB](0)
摘要:
米兰理工大学在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驱动下实施了意大利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战略,其国际化战略提高了意大利设计教育在欧洲、地中海的连接度,促进了意大利国际贸易和国际教育的发展。米兰市为米兰理工大学的国际化战略提供得天独厚的基础,学校的国际化设计教学、设计研究、实验室、培训机构和科学管理吸引了来自全球的设计师生;调整设计教育的国际化方向,服务意大利经济战略成了米兰理工大学国际化战略的基本出发点;米兰理工大学的生源和师资国际化以及组织战略和后期服务国际化进程为我国大学开展国际化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启示。米兰理工大学严格控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质量,打造国际化教育网络,开展国际联合办学,体现了国家意志,也反映了意大利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战略特点。
史海钩沉
民国大学学业考试制度演变探析
郑若玲  袁 卫
2019, 177(3): 55-62.
[摘要](1285) [PDF 0KB](0)
摘要:
大学学业考试制度是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理念与实践方式能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而对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民国大学在短短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它的学业考试制度设计理念先进、考核形式多样,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民国大学学业考试制度的流变及主要特征进行梳理与剖析,发现其建立与演变受多重因素的影响并呈现阶段性特征,在提升近代高等教育质量的同时,也促进了我国教育考试的现代化。
邓萃英的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
谢长法  徐浩真
2019, 177(3): 63-69.
[摘要](1500) [PDF 0KB](1)
摘要:
邓萃英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20世纪20年代,他曾担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厦门大学和河南中山大学校长。在长期的高等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了极富特色的高等教育思想。邓萃英不仅倡导并注重高师学生有关学科知识和学科兴味的培养,加强道德教育和卫生教育,改进教学方法,倡行北京高师改办“师范大学”,力促北京高师男女同校,主张无论是高师还是普通大学,均应大兴学术研究,加强图书馆设施建设,实施人格教育,力促道德陶冶。
宋代书院的师生关系与学脉传承
李久学
2019, 177(3): 70-75.
[摘要](1483) [PDF 0KB](0)
摘要:
书院在宋代进入了第一个繁荣期,书院教育家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以来私学中的良好师生关系,师生相交以道、共进于道,互相砥砺。为师者,德业并举,阐扬圣道,培育圣贤,门人弟子则安学亲师,延续学脉。光大师说,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既是书院教育特色,也是书院精神的源泉。师生和谐互动推动了学脉的传承,开创了一代学风。研究宋代书院教育中的师生关系,对构建新时代师生关系,传承学术,引领社风等方面均具有现实意义。
管理经略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道路上“跟跑型” 教师现象探析 ———基于Z大学的案例研究
刘少雪  江 珊
2019, 177(3): 76-83.
[摘要](1537) [PDF 0KB](1)
摘要:
自然人共同组成了社会,有学识的一群社会人共同组成了大学这个“学术社会”,大学与教师在其中相携而行,共同成长。努力完成追赶世界一流大学任务的高校改变了原来的发展轨道,使得部分教师跟不上学校快速转型发展的节奏,无法完成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模式的转型,成了与高层次“领跑型” 人才相对应的角色——— “跟跑型”教师。本文以Z大学的5位教师为案例,借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理论,分析“跟跑型”教师所面临的高校工作环境及个人工作表现,认为大学快速转型的工作要求及偏重物质性的工作资源,影响了教师的实际表现,即大学对案例教师沦为“跟跑者”难免其责。
新时代本科教育的内涵建设 ———兼议“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
贺祖斌
2019, 177(3): 84-87.
[摘要](1333) [PDF 0KB](0)
摘要:
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 “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大学校长要争做“本科校长”。本科教育,要坚守追求“全人” 教育的理想,构建凸显教学价值的制度,营造建设教学文化的氛围,探索协同育人机制的路径。教育改革知易行难,唯有保持教育初心,重视本科教育,使高等教育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大学校长才能成为合格校长。
改革纵论
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的多标分离和多标整合
何继善  张 霞  瓮晶波  阳珍花  江雪情  胡绪娟
2019, 177(3): 88-96.
[摘要](1156) [PDF 0KB](0)
摘要:
中国是工程教育大国,却非工程教育强国,中国合格工程师可获得程度曾连续多年居世界末位。工程教育脱离工程实际,培养质量出现偏差,培养标准是决定性因素。社会分工造成工程生产和工程教育由融合到分离,直接反映是工程人才培养标准、学位授予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并存并且分散运作。只有这些标准协同衔接,才能有效地促进工程教育与工程建设需求相适应,从而提升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然而,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不仅一直处于多标分离状态,而且各种标准都不具备前瞻性与全面性,因此,国际认可程度低。提高中国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质量,有效途径是人才培养标准、学位授予标准和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多标整合。多标整合要有前瞻性的知识体系作为支撑,权威性的制定主体作为保障。在中国,中国工程院及其院士群体应该是独一无二的权威力量,应该主动承担起引导中国工程教育的责任。
文本研读:“研究性学习” 的一种推进方案
简圣宇  神惠子
2019, 177(3): 97-103.
[摘要](1235) [PDF 0KB](0)
摘要: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文本研读作为一种推进方案值得重视。研读代表性人物的论文和著作是学生切入学术学习的重要途径。本科生的学术基本功在大学阶段就必须夯实,文本研读对学生深入了解本学科和周边学科知识具有基础性作用。在文本研读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审慎选定文本研读范围,使学生理解代表性人物论著的标杆意义,培养他们的批判精神和思辨能力。
慕课教育机会公平的大数据实证分析
柴 玥  杨连生
2019, 177(3): 104-111.
[摘要](1149) [PDF 0KB](0)
摘要:
教育公平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也是教育学研究中最根本的问题,包括教育权利公平与教育机会公平。慕课作为高等教育在线教育的融合形态,具有共享、在线、自主、低廉等特性,其公平性更多集中于权利公平的政策层面;运用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哈佛在线教育等慕课开放大数据对慕课的教育机会公平进行检验,发现慕课在教育机会公平层面呈现极不均等的状态。无论是入学机会、学习过程还是学业成就,都高度倾向于经济发达国家及地区的高学历年轻男性,客观上扩大了教育差距。我国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时期,应着力于慕课教育机会公平的改善,可通过资源均衡布局、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建设、发展先修课程及在线学位、构建课程体系等多种举措使慕课助力终身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推进教育公平。